内镜中心作为兼具检查和治疗的医技科室,同时服务于门诊与住院患者,但相对主要服务于门诊患者。
在医疗机构中设置内镜中心时,宜设置在门诊与住院之间更方便门诊患者的区域,专科内镜也可以根据需要安排在专科门诊区域,与诊区一体化布局,形成一站式专科诊疗中心。为避免患者长时间等待电梯,内镜中心宜选择较低的楼层,内镜中心宜与其有密切关系的门诊邻近,宜与有关的药房病理、消毒供应中心等联系便捷。内镜中心的具体位置应满足医院感染控制相关要求。内镜中心的各洁污、医患出入口应能与主体建筑对应的医患、洁污通道紧密联系。
根据医疗流程需求,整体设计按非洁净手术室布局,通过入口、通道等有效地组织进入内镜中心的各种人流、物流,做到各行其道,避免不同流线交叉感染。清洗消毒间应接近内镜诊疗室,便于内镜转运。改建内镜中心,洁净通道和污物通道无法分别独立设置的通过管理措施采取封闭运转控制污染扩散。不同系统(如呼吸、消化系统)软式内镜的诊疗工作应分区分室进行。
患者及家属等候区面积不小于20m²。术前准备及麻醉复苏区的要求术前准备区设置应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增加私密性,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更衣室,推荐实心墙分隔成单个房间,也可用吊帘分隔,吊帘分隔者平行床间距不应小于1.40m,床沿与墙面净距不应小于1m。术前准备区应配备负压吸引、供氧、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以及麻醉镇静术前准备需要的手套、静脉注射针、无菌注射器、生理盐水、无菌敷贴、皮肤黏膜消毒液等。术前准备区可同时进行术前谈话与麻醉风险评估,以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保证足够的空间便于医师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复苏区规模应与内镜操作室的规模相适应,麻醉内镜操作室与复苏区床位的理想比例为1:2.5。复苏区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系统、负压吸引系统、急救设备、急救呼叫系统及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应保证每一例麻醉恢复患者均在监护状态。清洗消毒室面积不小于40m²,内部流程应做到由污到洁,污洁无交叉。胃镜和肠镜的清洗消毒系统应分开,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符合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的相关要求。清洗消毒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的气流方式,换气次数建议不小于10次/h,最小新风量应达到2次/。储镜室面积应大于10m²。
呼吸内镜的候诊区、诊疗区、清洗消毒区应独立成区,尽可能安排在下风向和相对负压环境。患者及家属等候区面积不小于20m²。术前准备及麻醉复苏区的要求术前准备区设置应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增加私密性,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更衣室,推荐实心墙分隔成单个房间,也可用吊帘分隔,吊帘分隔者平行床间距不应小于1.40m,床沿与墙面净距不应小于1m。术前准备区应配备负压吸引、供氧、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以及麻醉镇静术前准备需要的手套、静脉注射针、无菌注射器、生理盐水、无菌敷贴、皮肤黏膜消毒液等。术前准备区可同时进行术前谈话与麻醉风险评估,以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保证足够的空间便于医师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复苏区规模应与内镜操作室的规模相适应,麻醉内镜操作室与复苏区床位的理想比例为1:2.5。复苏区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系统负压吸引系统、急救设备、急救呼叫系统及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应保证每一例麻醉恢复患者均在监护状态。清洗消毒存放区的要求清洗消毒室面积应大于40m²,内部流程应做到由污到洁,污洁无交叉。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符合内镜清洗消毒医疗内镜中心建设与设备配置指南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的相关要求。清洗消毒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的气流方式,换气次数建议不小于10次/h,最小新风量应达到2次/h。储镜室面积应大于10m²。
患者及家属等候区面积不小于20m²。术前准备区设置应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增加私密性,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更衣室,推荐实心墙分隔成单个房间,也可用吊帘分隔,吊帘分隔者平行床间距不应小于1.40m,床沿与墙面净距不应小于1m。术前准备区应配备负压吸引、供氧、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以及麻醉镇静术前准备需要的手套、静脉注射针、无菌注射器、生理盐水、无菌敷贴、皮肤黏膜消毒液等。术前准备区可同时进行术前谈话与麻醉风险评估,以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保证足够的空间便于医师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
复苏区规模应与内镜操作室的规模相适应,麻醉内镜操作室与复苏区床位的理想比例为1∶2.5。复苏区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氧系统、吸引系统、急救设备、急救呼叫系统及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应保证每一例麻醉恢复患者均在监护状态。清洗消毒存放区的要求 清洗消毒室面积不小于40m,内部流程应做到由污到洁,污洁无交叉。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符合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的相关要求。清洗消毒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的气流方式,换气次数建议>10次/h,最小新风量应达到2次。储镜室面积应大于 10m²。患者及家属等候区的要求患者等候区面积不小于20m²。术前准备区设置应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增加私密性,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更衣室,推荐实心墙分隔成单个房间,也可用吊帘分隔,吊帘分隔者平行床间距不应小于1.40m,床沿与墙面净距不应小于1m。术前准备区应配备负压吸引、供氧、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以及麻醉镇静术前准备需要的手套、静脉注射针、无菌注射器、生理盐水、无菌敷贴、皮肤黏膜消毒液等。术前准备区可同时进行术前谈话与麻醉风险评估,以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保证足够的空间便于医师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复苏区规模应与内镜操作室的规模相适应,麻醉内镜操作室与复苏区床位的理想比例为1:2.5。复苏区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系统,负压吸引系统、急救设备、急救呼叫系统及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应保证每一例麻醉恢复患者均在监护状态。清洗消毒存放区的要求 清洗消毒室面积不小于40m²,内部流程应做到由污到洁,污洁无交叉。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符合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的相关要求。清洗消毒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的气方式,换气次数建议不小于10次/h,最小新风量应达到2次/h。储镜室面积应大于10m²。
患者及家属等候区的要求,患者等候区面积不小于20㎡。术前准备及麻醉复苏区的要求术前准备区设置应注重保护患者隐私,增加私密性,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更衣室,推荐实心墙分隔成单个房间,也可用吊帘分隔,吊帘分隔者平行床间距不应小于1.40m,床沿与墙面净距不应小于1m。术前准备区应配备负压吸引、供氧、生命体征监测设备,以及麻醉镇静术前准备需要的手套、静脉注射针、无菌注射器、生理盐水、无菌敷贴、皮肤黏膜消毒液等。术前准备区可同时进行术前谈话与麻醉风险评估,以便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保证足够的空间便于医师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复苏区规模应与内镜操作室的规模相适应,麻醉内镜操作室与复苏区床位的理想比例为1:2.5。复苏区应配置必要的监护设备、给系统负压吸引系统、急救设备、急救呼叫系统及具备相应资质的医护人员应保证每一例麻醉恢复患者均在监护状态。清洗消毒存放区的要求清洗消毒室面积不小于40m²,内部流程应做到由污到洁,污洁无交叉。清洗消毒室应配备符合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软式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WS 507-2016)的相关要求。洗消毒室应保持通风良好,如采用机械通风宜采取“上送下排”的气方式,换气次数建议>10次/h,最小新风量应达到2次/h。储镜室面积应大于10m²。
本文标签: # 内镜清洗消毒机
# 内镜清洗工作站
# 全自动清洗消毒机
# 医用灭菌耗材
# 医用灭菌器厂家